本书目录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- 医治教会的裂口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本书目录
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——交托、分权、扩展,是复兴和平最积极之路
创13:8.9「亚伯兰就对罗得说,你我不可相争,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争……请你离开我,你向左,我就向右。你向右,我就向左。」
创25:6「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庶出的众子,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,往东方去。」
林后10:15.16「指望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,所量给我们的界限,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,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,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……」
1、繁衍扩展的生命特征
无论动物、植物,凡有生命之物必然繁衍。要保持繁衍就必须扩展地盘。野生的动物,人类能以掌握繁衍扩展情况。最能观察了解,是养殖的蜜蜂。当养蜂者一听见蜂箱内轰鸣发声,就知道这箱蜜蜂,已产生新蜂王,要「分房」(分箱)了。
蜜蜂繁衍的扩展「分房」,与教会现实有非常针对性的意义(这也许是圣经常说「流奶与蜜」,蜜蜂有对神子民提醒的训诲吧)。勤奋的工蜂好像辛劳的福音与牧养使者;蜂王辛勤繁殖,她虽不作工,但以她特殊的身份与特别的气味,成为整个蜂群有条不紊的凝聚力。
蜂群增长到一定程度,逐渐衰老的蜂王已赶不上蜂群的需要与凝聚力,此进工蜂就会培养新王。经过工蜂特殊培养并保护的新蜂王产生之时,就要发生争王战争,蜂群开始波动混乱。但老蜂王知道不是新王对手,最聪明的办法是带着一群蜂,退出老巢,另建新巢(其实从人的角度思考,有经验的老蜂王让位于细嫩的新蜂王,也是神创造与神家教会该有的慈爱定律)。养蜂者要抓准时机,一旦发觉产生二王的蜂箱「生乱」发声,立即作好分箱准备。不然,或死或走,蜂群就损失了。
小小蜜蜂的繁衍增长的分蜂分房,何等像教会增长扩展,必须有的扩展分设!扩展太快,类似于没有成熟蜂群,当然不行。但现实中更多的教会,是人数(蜂群)已经大大增长,失控混乱的「蜂鸣」声昼夜不宁,仍然不肯扩展分设。其结果与错失「分蜂」机会的愚昧养蜂者,或「内战内耗」,或「大批流失」。圣经说「懒惰人哪,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,就可得智慧。」(箴6:6)
2、「越守越乱」,「越小越乱」的背后隐情
不清楚人类管理学方面,有没有「越小越容易管」的逻辑概念?但从教会现实来看,太大固然失控难管。但若按概率与经历来看,还是太小更不容易管。有几个可能的原因:
⑴教会是基督身体的生命体,增长到一定阶段若固定不扩展,或是生发内乱,或是流失,或两者都有的损失;
⑵生命身体要增长,人为掌控要限制,真有负担,有才能想做事的人开始留不住;人数似乎仍在增长,但内在力量开始削弱;
⑶人才流失,会众不满情绪加大,到这时候,仍然压制不扩展,会众开始「三极分化」:①不满继续的离开;②勉强留下的心怀不平;③缺乏亮光与不求上进的听之任之。教会凝聚力直线下降,只留下外表维持的空壳。
⑷心情不平者的力量逐渐上升,掌控权柄者离心力加大,教会处于裂痕与分裂的边缘。维持裂痕的终极来到,或明或暗的再次精华流失,只留下第③种人;
⑸教会经历几次明暗的「失血」流失,教会已经失去扩展的力量,留下来的维持僵化的局面。因留下几乎是灵命不强的人,教会「越守越乱」、「越小越乱」的情景终于定型下来。
综上分析,可以知道这些萎缩、僵化的局面,只是个别人少数人造成的。多少教会或地区,一直感叹与责怪分裂如何如何,其实不是有人喜欢分裂,是早年有人强制辖制生命的成长规律,像愚昧养蜂人不顾蜜蜂繁衍拥挤,强制固定它们在一个蜂箱内的后果一样的可悲。
3、狭窄生乱、宽广兴旺——两种胸怀两种教会
「哥林多人哪……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。」「写信给凡住腓立比……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,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。」(林后6:11.12,腓1:1.5)
保罗写给哥林多有三封书信,其间责备劝勉的话语,几乎浓缩二千年教会中的所有难处。究其原因是「是在乎自己的心肠狭窄。」狭窄心肠的人,任何人事物都不能使他满意。他们不像腓立比兴旺福音,一直向外扩展;而是集中所有的力量用于内耗。弄出许多个「属」人派系的「分门别类」。
属灵奥秘事真是惊叹,哥林多教会不往外扩展,按理应该治理更好才好。铁的事实是,因着不肯分设扩展,导致无工可作,许多有用之才挤在一起,如同爆满蜂箱内无工可作的蜜蜂,只有打架争斗,直到死伤无数无奈飞离。
其实以后亚波罗坚决不肯去有「属」他派别的哥林多,后书又证明有「假使徒」混入其中,说明保罗劝勉的书信,并不发生明显果效。哥林多一天不按神生命规律扩展,就一天落在混乱纷争之中。直到他们醒悟与生命扩展同步为止。
保罗腓立比书篇幅不多,除了称赞鼓励没有责备的话。哥林多书是保罗自由时写,但腓立比是保罗捆锁监狱中写。按理,在使徒遭患难时刻,他们哥林多教会更容易保全自己弃绝保罗。但国度胸怀与大度,已经从生命中定下性情。不会因环境改变而改变。使徒自由不能使哥林多人更宽广,使徒捆锁之中也不能使腓立比人更封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