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- 医治教会的裂口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本书目录
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从主耶稣和使徒们作工的脚踪,并圣经中的记载,我们可以看到,仅仅是讲道不能代替细致的谈话,面对面的交流,根据年龄、职业、婚姻与养育的不同层次,都需要按时分粮工作。曾经大大兴旺的欧洲教会已经严重荒凉低落,现今全球最持久增长复兴的教会,就是圣经所记对家庭团契小组化的恢复。
由此可见,教会只重视讲道聚会,使许多作工者变成专职的讲道。为了占据讲台优势,贬低教会许许多多默默无闻,必须要作的事工。长此下去,只靠「大聚会」,肢体得不到真正喂养,是非纷争也永不得止息。
在经济大大改善的今天,环境平静引发人的安逸惰性「厌烦纯正的道理。耳朵发痒,就随从自己的情欲,增添好些师傅。」(提后4:3)自己人讲听厌了,为要听新鲜道;加上细致牧养需要花无数精力时间,安排一年几次或每月一次的「听道聚会」,就良心平安,以为治理牧养就是如此。
二十多年前,本地区各教会各样事工刚刚起步初期,我们被邀请去讲道确实比较多。当各种事工渐渐进入圣经轨道后,急需后续扶持,资源协调时,我们有感觉邀请讲道当减少或停止不去。因为这是扶持各地教会用人、栽人、操练人的最佳机遇。然而,惯性是不容易按主观意愿随意停顿的。各地教会为此的结果是,邀请得越多的教会,越是难以兴起本地人,也就愈发荒凉。反之邀请少甚至不邀请的教会,兴起的人多,复兴也就不一样(至于荒凉到无法邀请,因为听道的人太少,就不在此论)。
◎频繁邀请讲道,对本处教会五大惰性与危机大致是——
⑴ 偏离圣经治理牧养教会的方向:以单一性听道聚会代替教会喂养、牧养和按时分粮的大量事工;
⑵ 不重视培养,操练本处教会事奉者;
⑶ 邀请与被邀请者产生特殊关系,滋生地方教会之外特殊纽带的非正常联结;
⑷ 误导教会青年一代过分羡慕「讲道」,厌恶默默无闻的事奉工作(受邀请者若是青年,影响更大;若讲道者自身没有事工操练,为取得良心平衡刻意贬低非讲道事工,更成为致命危害)。
⑸ 教会有权力邀请者根据个人喜好,长年邀请固定讲道者,并将讲道人划分类别,「属保罗的……属亚波罗的……属矶法的」应运而生。
我们为着教会合一被破坏的痛苦而悲痛的说:教会的监督们哪,你每一次邀请人来讲道,每一次经过你的手奉给讲道者馈送,都是加增一次教会不同心,制造工人不同心的不义重量;工人们哪,放弃大量急需默默无闻、呕心沥血才能完成的艰巨事工。替代各教会话语执事,周游各教会作专门讲道工作,并且接受各教会馈送,不按圣经命令的均平,你每一次受邀请,每一次受馈送,都是剥夺教会内事奉者应有权利,插上一把使教会增加纷争不同心的刀!
一些相关问题的思考:
⒈你是否认为教会司库被严格管理,周游邀请讲道并教会中的纷争会大大减少?
⒉教会看守握邀请与馈送之权,有否可能牧者与工人产生特殊依存关系?这些给教会带来什么样的损害?
⒊讲道者或作工人接受馈送,没有顾念其他大量非讲道事工的作工者,会给工人、工作与教会,带来什么样后果隐患?
⒋青年人缺乏做事操练,缺乏十字架深度经历上讲台,又得馈送,会给青年们什么危险?对教会前途又有什么危害?
⒌谨慎有偿讲道的馈送,决不等于停止「圣徒缺乏要帮补」的圣经命令。你认为如何合理的帮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