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- 医治教会的裂口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本书目录
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「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,我是属保罗的。我是属亚波罗的。我是属矶法的。我是属基督的。基督是分开的么?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么?」
「有说,我是属保罗的。有说,我是属亚波罗的。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么?……至于兄弟亚波罗,我再三的劝他,同弟兄们到你们那里去。但这时他决不愿意去。几时有了机会他必去。」(林前1:12.13,3:4,16:12)
在哥林多教会有一群人,全心全意拥护着曾经栽培他们的亚波罗。他们也许有充足的理由:亚波罗的出身、学问、精通圣经、极有能力、信仰纯正(徒18:24.28)为保罗离开后的哥林多教会在圣经教导上「他想要往亚该亚去……到了那里,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。」(徒18:27)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建立一个属于亚波罗派的「专属团体」无可厚非。不要等到哥林多「亚波罗派」邀请,急忙赶去帮助这群信任、仰望他的众肢体。不必多的时间,建立一个「属亚波罗的教会」似乎名正言顺。
只因有两件事,亚波罗派教会没有建立,一是保罗写信切切劝勉(可惜今日写信劝勉和平或是不要把亚波罗派赶出去的人太稀少);二是亚波罗「决不愿意去」。弟兄姐妹们,可以思想,是什么原因亚波罗「决不愿意去」?是他不肯劳苦吗?是哥林多给他的馈送少吗?如果是,疾恶如仇的保罗,决不会「我再三的劝他」;是身体有恙吗?有爱心的保罗不会勉强一个有病的人去长途跋涉……那是什么呢?除了一个理由,我们找不到亚波罗决不愿意去的原因——他不愿意去建立属自己的派!
感谢主保守了当时的工人们,保罗的推让,亚波罗的拒绝,彼得的静默,使面临分崩离析的哥林多教会没有分成许多个派。建立最早的哥林多教会没有分裂,亚该亚区域才得保存。「一个肢体受苦,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。」世上哲语「牵一发动全身」,形容教会同心非常有意义。
从邀请与被邀请讲道来说——教会中一个事奉者,对某某讲道者有偏好邀请他来,这讲道者来了,弄成一班人;这一班专「属」某某讲道者的人,使教会内部分成派系;这派系随着血统、亲友种种关系影响到区域各地教会……「这样的劝导,不是出于那召你们的。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……相咬相吞……」(加5:8.9.15,林前5:6)就此形成。教会史上每发生纷争分裂之后,一些事奉者或家庭发生非常震惊的意外事件。不得为此战兢恐惧。
逃避分门结党的亚波罗,神并没有因此弃绝他。神的新托付、新事工丝毫没有忘记他,「你要赶紧给律师西纳,和亚波罗送行,叫他们没有缺乏。」(多3:13)保罗的劝勉,亚波罗的回避,不但是保罗与亚波罗的同工关系得以保存,哥林多教会终于没有弄出四分五裂的悲惨局面。哦,国度荣耀中包括彼得(圣经没有记载「属矶法的」的彼得去哥林多争名),可以无亏的良心站在荣耀羔羊宝座前。
我们本配不上亚波罗的忠诚和才能。亚波罗「决不愿意去」有属他之人的哥林多教会。但现今一代代相传已经成熟的教会,有车辆接送,有馈送报酬,有会众聚集安静的等候;与「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」,没有人迎接,没有车接送,没有固定的住处,没有稳定的会众,冒抓捕的风险,受无比的屈辱,还不一定有果效的传道福音事工,相差何止天上地下!
在二千年前为冒着政治、宗教、民间重重压力,为福音的奔波劳累的众使徒们,为着教会中有人要跟从他们,一个向随从他的人批评宣告「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么?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么?」(林前1:13);一个「再三的劝他……他决不愿意去」何等的美丽!何等可羡慕!
教会中千姿百态的个性与不同恩赐,就是靠着十字架牺牲的爱维系与建造。没有为人钉过十字架,想装一个钉十字架的样子;没有奔波劳苦过,到别人劳苦建立的教会中建立属自己的派系。人并没有想「属」自己,却想方设法去拉拢建立一个属自己的「次等亚波罗派」。这些教会历史上的永远羞辱,基督台前就不必说了。
保罗不必为推动哥林多忧伤,因为有更多「切心想望」的地方;亚波罗「决不愿意去」哥林多凑纷争的热闹,有神为他预备珍贵同工、有圣徒嘱咐众教会的「送行」。亚波罗与同工西纳「没有缺乏」不单是物质上,也有神喜悦同在心灵上的,他与保罗、彼得没有在亚该亚、哥林多建立各属自己的派,天下更大的工场为他们开启!
我们再劝勉想在已经分设的各区域中,去重建属「自己的派」、「自己的会」的亲爱弟兄们,切请小心,教会元首决不会坐视不顾,当祂伸手对付的时候就迟了!毕竟你既没有为羊群钉十字架,也没有如保罗、亚波罗般的劳苦传道建立教会。
告诫神家忠诚的事奉者,如果有一天有人要属你,你可以清楚的向他们说:我「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?」、「我算什么!」如果有个地方请你去,告诉你我们有一班人特别爱戴你。请你靠主赐你清洁正直告辞说:我「决不愿意去!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