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- 医治教会的裂口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本书目录
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王上3:25.26「王说,将活孩子劈成两半,一半给那妇人,一半给这妇人。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,就说,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,万不可杀他。那妇人说,这孩子也不归我,也不归你,把他劈了吧。」
帖前2:7「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,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。」
除了基督的爱甘心为罪人舍命之外,全人类再也没有一个爱,可以与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」相比!
一直困扰保罗的「假使徒」们,紧随保罗福音的脚踪,保罗说「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。」但是这些人终生没有到过江河,也没有打鱼的本领,却用尽心思进入保罗用血汗劳苦建立的教会,「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。」(徒20:30)
所罗门时代,两个(两种)妇人争夺「活孩子」的故事,一直在新约教会中重演。虽然教会内的纷争不止,但元首基督有足够的智慧与耐心,藉此试验真假母亲。
1.保护儿女,牺牲自己的真母亲
当保罗被自己所传福音建立的教会拒绝时,他苦口婆心写信劝勉。他完全可以把「属保罗的」力量组织起来,驱赶一切不肯属他的人。然而,这位传福音的母亲说「基督是分开的么?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么?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么?……保罗算什么?」(林前1:13,3:5)你看,这就是「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,万不可杀他」真母亲的心肠。
上世纪80年代,南方某地区众教会有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,被世人惯用的「假帽子」方式,驱赶出众教会中的事奉工作。数十余年以后,有弟兄遇见被逐长者中的一位,发现他的思维敏捷清晰,十余年冷寂的时间,若去讲道,凭着他一生服事的影响力,足可以胜过所在地区任何一位讲道人。
同样,在西方华人传道人圈子里,也有一位80年代被教会团体中强势的领袖驱逐的人。按讲道的恩赐才能,他的影响力可以与驱逐他的同工相抗衡,但是他们却选择跟随基督十字架的牺牲,默默无闻,甘心退让。
2.牺牲儿女,满足自己的假母亲
「那妇人说,这孩子也不归我,也不归你,把他劈了吧。」对照「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,并不牧养我的羊。」(结34:8)
世上不管哪个民族,什么肤色,文化如何人,母亲爱儿女天下一样。数千年前挖掘出的地震惨状遗址,有母亲护着儿女死在废墟黄土中,与现代地震母亲护卫儿子丧生,出奇的完全一致。
教会中一场又一场的风波纷争,主要「扬净」他的场,固然有主的容许。但每次的风波,总是给一些信主者并信主家庭带来重重的伤痕。有许多人被绊倒,甚至从此离开教会。
如果牧养人是真母亲,不管自己多大牺牲,多大委屈,要不惜任何代价保护神家儿女。
所罗门时代的假母亲说「这孩子也不归我,也不归你,把他劈了吧。」原因是这个孩子的生命身体,与她生命身体毫无关系。与教会事奉者对照原因有二,一是她的生命根本与基督生命无关,不但是假使徒,也是假信徒;二是这教会身体的「孩子」不是他传福音,他所牧养。仅是被邀请来讲道一下,即刻离去,与他毫无关系。
从历史可见,一些讲道人的特殊个性,强势的控制欲,偏向性的极端观念,讲了一次或多次,使会众由此产生观念不一,基督身体的教会果真被讲道人「劈开」了。
3.对富庶、贫困地区不同态度的假母亲
我们不知道圣灵称道以弗所教会「……你也曾试验那自称为使徒却不是使徒的,看出他们是假的来。」(启2:2)是用什么方式试验?是怎样的试验。但我们既知道「假使徒」可以试验出来,就必定有试验的方法。
在贫富差别不大的年代里,先辈圣徒们就留意到这个问题,即有的工人对贫困地区「没有负担」,对富庶地区讲道作工「很有负担」。圣徒们就直截了当的说,这就是假使徒。
使徒一直挂念遥远之地「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。」又说「只是愿意我们纪念穷人。」(罗15:23,加2:10)可以清楚地知道,假使徒决不会冒失到一无所知的西班牙去「开荒」,「纪念穷人」的事,他们连手指都不会去沾。
现今福音宣教事工,去贫困山区与少数民族宣教,必须承受难以测度的试炼痛苦;即或走向城市宣教,必须放下职业与宽裕的生活,还时刻冒风险。我们不说不去宣教就是假使徒,但我们忧虑福音宣教没有负担,到成熟成型的教会去反复讲道,既平安又实惠,偶然去情有可原,长久去,例行去,甚至周期性固定去,就值得考虑存心动机的问题了。
4.讲与行脱节失衡危险的假母亲
以馈送帮补来说,教会事奉者出于礼貌或是爱心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但是留意圣徒叹息呼吁的话:「工人给你们收割庄稼,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……」(雅5:4)我们要知道还有多少为福音,为栽培等其他事工处在水深火热的工人。
带职的事奉者,或是家庭优裕的讲道者,若忽略均平与怜悯的心肠,缺乏体会艰难事奉者的实际感受,反而凭借自己常有讲道的优势,影射除讲道之外再没有看得上的事奉,指责别人是「知识的福音」、「头脑的事奉」,这不仅是对事奉者的毁谤,也会使听者在潜意识中生发轻看藐视福音、栽培等其他工人的心理。
讲道人当自我省察,在贬低别人事奉价值的时候,自己有没有带出「圣灵福音、圣灵事奉」的实践见证和真实果效。讲道者缺乏讲道与活出道的相联,不能「传得全备」(西1:25)产生偏面、畸形的道,会使教会的治理牧养失去平衡,也会带给教会身体被「劈开」的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