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书目录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- 医治教会的裂口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序言:拯救教会与先知界限
- 讲论提纲:哈拿尼求救报告求证
- 目 录
- 第一章 泪眼汪汪,悲痛局势 治裂口与试验工人之心肠
- 一、七种眼泪试验工人的真假心肠
- 二、医治教会裂口寻求负担之人
- 三、真假母亲的工人哀思
- 四、坚定志向不做损害教会之人
- 五、缓和教会纷争局势的请求
- 第二章 夜间察看,寻找症结 周游者与教会纷争之渊源
- 一、周游讲道人初时的影响
- 二、周游者在初世纪末与恶灵界结合
- 三、周游者在启示录定型被定罪
- 四、产生教会裂口的「纷争火」 与「争竞柴」
- 第三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一) 守门户与隔离外部之火源
- 一、圣经中的「防火隔离带」
- 二、教会的界限—从使徒交托看界限
- 三、工人的界限—从交托与否看结局
- 四、职份的界限—从乌西雅事件看界限
- 五、作工的界限 ——从「大麻风隔离」看界限
- 六、时代的界限 ——「从前……如今」看界限
- 七、打破界限的「割绝」危险
- 第四章 重建城墙,划定界限(二) 护家门与防范内部之腐化
- 一、守住羊门,保护教会! ——基督徒人生第一要务!
- 二、看守房屋对面之处 ——守住各地方教会的门户
- 三、小心母熊撕裂后裔 ——保护家庭与后裔的属灵门户
- 四、马其顿众教会的恩 ——保护区域与稳定教会的门户
- 五、他决不愿意去 ——「亚波罗派」的消失之路
- 第五章 安上门扇,守卫讲台 巴兰路与外来讲道之危害
- 一、使徒时代「强势通行」 危害各地教会
- 二、周游者打通教会「纷争管道」
- 三、「巴兰道路」的耳鸣警钟
- 四、不平馈送滋长巴兰现象
- 五、谨慎周游者作专权的帮凶
- 六、逃避有偿专职讲道群体的试探
- 七、圣徒论讲道与司库的财利试探
- 八、防备教会以邀请讲道 代替细致全面的牧养
- 第六章 派定职分,兴人栽人 求和平与分设分权之祝福
- 一、校准事奉的准绳
- 二、坚立必胜的信心
- 三、医好纷争,救己救人
- 四、加强本处,预备传承
- 五、关爱利未人,教会持久力量
- 六、忍耐黑夜,复活得力
- 第七章 保守圣族 分散交托 分散保护为后代留宝物膏油
- 一、分散保护与集权集中危机再思
- 二、家庭聚会——教会磨难最后防线
- 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- 四、丰富尊荣与交托
- 五、最快捷的和平之路
- 为后代留「宝物膏油」
- 最后劝言与请求:
本书目录
三、基利波山的警钟
——交托兴人与否与纷争灾祸关系
圣经中的约瑟遭难,大卫逃难,因都为妒嫉的原因;使徒们受犹太人苦害「大祭司和他的一切同人,就是撒都该教门的人,都起来,满心忌恨……但犹太人看见人这样多,就满心嫉妒……」(徒5:17,徒13:45)其实世上的战争,多数都是独裁者、军阀所挑起。除了被迫应战,全体人民要打是少之又少。
人心除去嫉妒,世上所有战争,教会中所有纷争,会几乎消失。嫉妒狭窄的心存在,任何群体都不会有安宁!
箴14:30「心中安静,是肉体的生命。嫉妒是骨中的朽烂。」
箴22:10「赶出亵慢人,争端就消除,分争和羞辱,也必止息。」
箴29:8「亵慢人煽惑通城。智慧人止息众怒。」
要使教会纷争平静,进入建造,最近最容易做到的,就是教会事奉层中有权的,能以放下或分出手中权力。交托给更多的人分担。其实,等到纷争开始,再要「放下」已为时过迟。但总不比不放下要好得多(但现实证明,平时不肯放权交托的人,就是想要在纷争中放下,内在生命的潜意识中缺乏这个亮光胸怀,要放也难)。以下我们要稍微回顾、查考交托与否,事奉与人生结局,会大相径庭!
1、基利波山的永远哀声
撒上28:4-6「非利士人聚集,来到书念安营……扫罗求问耶和华,耶和华却不藉梦,或乌陵,或先知回答他……」
撒上31:1-8「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。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,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……次日,非利士人来剥那被杀之人的衣服,看见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。」
一代可算是「国父」的开国君王扫罗,战争开始时周围没有一个可以献计献策,甚至连祭司与先知的影子都找不到;死的日子孤孤单单,扫罗和三个儿子同时被杀,既无救驾的将领,也没有保护儿子的勇士。原因是他在世的日子,所有权柄、尊荣都被他独吞了。请看——
2、扫罗家事交托的愚昧
从扫罗对付忠诚优秀儿子约拿单的事上,可以看见他一辈子永远不会——不肯交托人的悲剧缩影。在撒上14章,当约拿单凭着向神的信心,约拿单只带了一个带兵器的少年,只身使非利士人溃乱大败。但扫罗为了自己冒失的誓言,若不被百姓劝阻,不但要杀掉杀敌有功的儿子,以后丝毫没有把对敌作战的事,交托给约拿单分担。
圣经记着说「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,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……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……」(撒上14:47.52)蒙神怜悯,虽然人生非常不像样,但总算有个儿子既勇敢,又正直,并在神面前有信心。不但大败强敌,也深得同胞百姓喜爱。可叹,扫罗宁可自己日趋老迈的残躯,奋勇作战。不肯把争战与带领百姓的权利,丝毫的交给儿子。
从约拿单两次向大卫的悲哀嘱咐,可以知道他在父亲扫罗手下,永无出头之日。并且预感必然因父亲悖逆神,自己会死于非命「……我死后,耶和华从地上剪除你仇敌的时候,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绝了恩惠……你必作以色列的王,我也作你的宰相。」(撒上20:15,23:17)
约拿单梦中的向往,是大卫作王之日,他会被抬举重用,父亲手下,永远没有希望了。可叹,宰相元帅之材的约拿单,果然如他自己所料的,为孝道良知不得不跟随父亲,他手中既无兵权,也没有百姓中的民权。相信他在被杀生命最后一刻,一定回过头再看一眼白发苍苍、大权在握,已被父亲自己因穷兵黩武对付大卫,放任非利士人野蛮壮大,自食恶果的悲惨结局。
神家中事奉者,千万不能有「世袭」传代的任何意念!但家事,属灵并事奉的事,以公正清洁的交托后代,得着操练,并非圣经禁止。腓利的女儿们能「说预言」(徒21:9),相信为神所称道。
3、扫罗国事交托的悲剧
在扫罗年间,常受列邦欺压的以色列民族,总算出了一位少年英雄大卫。自始至终被圣经所称道的约拿单,一眼看出这就是神所喜悦,拯救自己民族的英雄「大卫对扫罗说完了话,约拿单的心与大卫的心深相契合。约拿单爱大卫,如同爱自己的性命。」
约拿单为民族受压的苦难忧心如焚。他巴不得与少年勇士大卫并肩作战,把苦难深重的同胞,从仇敌的铁蹄下救出来!「约拿单从身上脱下外袍,给了大卫,又将战衣,刀,弓,腰带都给了他。」(撒上18:4)无奈度量窄如针尖的父亲扫罗,与他所想根本是背道而驰。
扫罗度量若是够大,他可以放手将作战的事交托儿子与少年大卫。按着这二人的勇力,一位作将领,一位任元帅,以色列国度必然高枕无忧!哪里会有八十高龄的老年人,老态龙钟的亲自去与残暴强壮的非利士人交战,直至被杀的悲剧!
扫罗不肯交托人,他手下不但留不住人,当然更培养不出优秀的人。只能让浑水摸鱼通风报信,残杀祭司的卑鄙小人多益;被扫罗封为元帅,终生没有打过一场胜仗,只有自私自利,忘恩负义霸占前王妻妾的押尼珥得势。
智慧书作者悲叹「君王若听谎言,他一切臣仆都是奸恶。」(箴29:1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