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D35) 清明节典故·清明节感悟·深思必得真智慧! 清明节祝福·清明节快乐·保存的人有福了! 清明节的来历 ——引您进入更深的怀念……

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,前一天称为「寒食节」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,冰雪消融,草木青青,春光明媚,桃红柳绿。「清明」之名虽清丽可爱,却起源于悲壮的故事:

清明、寒食节来历

春秋战国时期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儿子奚齐继位,设下毒计害死太子申生。申生的弟弟重耳避祸流亡异国他乡,饱受屈辱饥寒,在五鹿地方,重耳饿晕过去。侍臣介子推为了救重耳,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,烤熟了送给重耳吃,重耳感动地泪流满面……

十九年后,重耳回国做了君主,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。行赏时忘了介子推,但他鄙视邀功请赏,背着老母进绵山隐居。文公知情,羞愧莫及,亲自去绵山寻找。只因山高路险,树木茂密,无法寻见。有人献计:三面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,文公依从。火烧三天三夜后,人们却发现介子推与母亲抱在一起,烧死在一棵柳树下……文公痛悔不已,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「寒食节」,又根据介子推临死前藏于树洞中的血诗「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」的诗句,把次日定为「清明节」。唐代诗人杜牧曾赋诗云:「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……」更增添清明节的悲壮气氛。哦,亲爱同胞,你可知道——

有一位更悲壮者   非介子推所能及!祂未生时,数千年前书上就预言祂是「忧患之子」;祂出生时,被人放在马槽;祂长大时,到处漂泊,没有枕头之地;到祂33岁时,被人出卖,在毫无罪证的情形下,忍受了六次屈辱的审判,又被带钩皮鞭打得皮破肉烂;最后在各各他山上,被残酷地钉上十字架,六小时之久流尽鲜血。在祂生命最痛苦的时刻,祂大声喊叫「父啊!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作的,他们不晓得!」这位最悲壮又最慈爱的人,就是降世救人的基督耶稣!祂是万人的救主,也是你我的救主。

我们缅怀一位古时救君王的人,我们岂不更当记念这位拯救全世界人灵魂的救主吗?清明节仅仅流传在华人中间,而耶稣降生的公元年号,为罪人钉死的十字架,死里复活的礼拜天,却为全世界各国的人所公认!

暂时救助与永远拯救 介子推割肉所救的晋文公,仅仅活了69岁;而主耶稣舍弃了祂生命的所有,却要拯救我们的灵魂「直到永永远远。」(圣经·启22:5 救暂时的性命如此可敬,主耶稣永远的拯救,就当更加尊敬和接受!被救活的晋文公直到五十多岁才做上君王,正如古人叹息「夕阳西下水东流,一事无成两鬓秋。」(元·无名氏)虽然文公年老有成,但「两鬓秋」却是无可奈何的事实。灵魂却要到永远!

清明阳春的最佳意义 「一年之计在于春」,清明时节正是大地回春、万物复苏,振奋精神、开创百业的最佳时机,「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」,能引发人生向上的崇高意境。愿我们思索人生如梭,向往灵魂归宿,耶稣说「我是世上的光。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走,必要得着生命的光。」(歌2:11-13,8:12)生命的光,就是神的永恒生命!

枯木逢春的人生希望   寒冬季节, 百花凋谢,草木枯萎;候鸟远游,蛾蝶匿迹。而今清明时节,枯树发青,万花孕蕾,草长莺飞……这是振奋人心的复活景象,是造物之神的惠赐。我们的人生常有磨难忧患「风刀霜剑严相逼」; 多有困苦悲痛「家家檐下泪珠流」(清·曹雪芹 金圣叹)。主耶稣说「凡劳苦担重担的人,可以到我这里来,我就使你们得安息。」又应许说「复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,虽然死了,也必复活。」(太11:28,11:25

当查考祭祀意义与方向    国人有祭祀先辈的习俗。然而,一切智慧人都知道,逝者对物质一无所取,也无保佑后人能力。倘若仍需吃用,多少代先人岂不饿死?因此,漫无目的向亡人、牌位、墓碑并任何偶像下拜或祭祀供物 「敬拜事奉受造之物, 不敬奉那造物的主」(罗1:25)都是得罪神的行为。另一方面,世人在模糊意识中祭祀,也说明着灵魂的存在。朋友,人必定有灵魂,主耶稣现在要救你灵魂!

清明万物复苏,您心也当向神 在这遍山泛青,云高气清之时,愿您的心归向这位创造大自然的主,祂正在呼召等候您;春天的花草树木如何迎着阳光,欣欣向荣,你的心门也当向主耶稣敞开。

宇宙只有一位神,祂是造物的主,任何受造之物决不是神!逝去的君王、英雄、好汉也决不能成为神!耶稣基督是「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,要照亮黑暗中死荫里的人。」归向祂人生蒙福,灵魂永福!

你若愿意相信,请你祷告:「亲爱主耶稣,祢是我慈爱救主。我愿接受祢为我舍命的爱,求祢赦免我的罪,拯救我的灵魂。我愿意一生一世相信跟从祢,奉主耶稣基督的名,阿们!」

 

「你们要快乐,为耶和华你们的神欢喜。因祂赐给你们合宜的秋雨,为你们降下甘霖,就是秋雨,春雨,和先前一样。」(圣经· 2:23

春天春雨的祝福经文(圣经·歌2:11-13,5:24

「冬天已往,雨水止住过去了。

  地上百花开放,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……

  我的佳偶,我的美人,起来!与我同去。」

「应当敬畏耶和华我们的神。祂按时赐雨,

  就是秋雨春雨,又为我们定收割的节令,永存不废。」

清明生活·旅游须知

清明阳春,多到户外;加强锻炼,增进体质;

气候波动,注意保暖;人流加增,饮食小心;

清明植树,绿化家园;破除迷信,珍爱山林;

思念故人,敬畏真神;归向基督,灵魂永生。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(唐·杜牧《清明》)

几多情,无处说,落花飞絮清明节。少年郎,容易别,一去音书断绝。(唐·魏承班·渔歌子)

清明典故的——山西绵山简介

以清明、寒食节典故闻名于世的绵山,亦名绵上,因春秋晋国介之推携母隐居被焚得名,又称介山,以山势绵亘而得名。山势巍峨,起伏百余里,古迹很多。

绵山地处汾河之阴,距介休市区20公里,跨介休、灵石、沁源三市县境,最高海拔2566.6米,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,是太岳山(霍山)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。山光水色、文物胜迹,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,中国历史文化名山。

 

「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,竭力追求认识祂。祂出现确如晨光,祂必临到我们像甘雨,像滋润田地的春雨。」(圣经·何6:3

旅游山水间,人生只一回,今得福音单,向往新天地!

世事多纷繁,二千五百载,绵山悲壮事,人间有恩爱。

寒霜冬月去,清明百花来,登高观万象,思念神慈爱。

伫立古墓前,亡灵何处归?思念灵魂事,感悟真神在。